在大量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流行词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整合。这个概念表示构成数据中心网络的所有部件不应该差别太大。经过多年的协议层抽象之后,我们现在想要我们的各种利器(网络、存储和计算机)重新整合成为整体。 为了让各个独立的部分完美整合在一起,我们必须给它们提供一种通信方式,而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繁琐的人工干预。
我们需要通信、自动化和团队工作,表面上减少中间过程的“团队”。我们需要开放API,至少从理论上是这样的。 如果设计得当,API就可以让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可以编写软件自动迁移存储LUN或虚拟机,定义网络流的实时QoS,给应用和服务器附加各个系统均认可的策略,或者自己为现有产品编写自动化……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在大量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流行词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整合。这个概念表示构成数据中心网络的所有部件不应该差别太大。经过多年的协议层抽象之后,我们现在想要我们的各种利器(网络、存储和计算机)重新整合成为整体。
为了让各个独立的部分完美整合在一起,我们必须给它们提供一种通信方式,而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繁琐的人工干预。我们需要通信、自动化和团队工作,表面上减少中间过程的“团队”。我们需要开放API,至少从理论上是这样的。
如果设计得当,API就可以让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可以编写软件自动迁移存储LUN或虚拟机,定义网络流的实时QoS,给应用和服务器附加各个系统均认可的策略,或者自己为现有产品编写自动化机制。但是,开放API还要求我们掌握新的技术,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编程和开发。
而且,虽然开放API表面上可以解决现代数据中心网络的许多问题,但它们实际上是现代IT领域中众所周知的“42”。和Douglas Adams名著里的主角一样,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先确定想要实现的目标。
开放API很好,但是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更好
API就是救世主的论断源于我们对网络与基础架构工具现状的不满。在网上随便搜索,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们对几乎所有制造商的所有GUI或CLI都有怨言。有一个人说:“这个GUI竟然不支持HTML5!”另一个人说:“这个GUI不支持我喜欢的操作系统。”还有另一个话题不常见:“真正的高手都用命令行。”是不是经常听到这种说法?这样就变成,如果只能访问我们系统的内部环境,那么我们就可以写出更好的CLI、GUI或自动化工具套件。
但是,即使在理想情况下,我们拥有实现这种可编程性所需要的全部技术与时间,而且所有API都开放、有文档且非常好,那么统一整个数据中心内各个分散系统所需要的工作仍然很繁重。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开放API,还需要供应商方面对于整合过程的参与和贡献。
我认为,我们应该要求供应商提供所购买设备的编程访问。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更大一个问题是团队合作和协作。我们希望所有设备和系统能够互相通信,同时这个过程又不能给我们带来风险,也不能增加业务成本,还要能够提供网络生产力,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自己来完成这些工作。
我们希望供应商交付的系统本身要能够互相通信。我们需要购买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本身知道如何连接我们的网络,告诉网络它们需要什么,而且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网络能够与它们通信。这就要求使用通用的协议和工具。但是,这也要求我们愿意去寻找价值,而不要在将来的业务中依赖于某一个供应商。因为它不是API能解决的问题。
作者
翻译
TechTarget中国特约技术编辑,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师和网络实验室负责人,曾任职某网络国际厂商,关注数据中心、开发运维、数据库及软件开发技术。有多本关于思科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的译著,如《思科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和《基于IP的能源管理》等。
相关推荐
-
纯SD-WAN的设备被淘汰了吗?
SD-WAN正在从独立技术发展成为WAN边缘设备的另一个功能,它可以向远程和分支机构交付多种以应用为中心的服务。
-
首开4OOG,Mellanox开放式以太网交换机解决方案强势来袭
Mellanox以Spectrum-2交换机为数据中心带来一个全新的网络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以更少的交换机构建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兼具性能与成本效益。
-
基于软件的路由正在蚕食传统分支路由器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软件带来的巨大好处,基于软件的路由和SD-WAN的兴起可能会快速地替代传统分支路由器……
-
确定部署SDN:这些具体问题要先明确
你的企业是否再考虑部署SDN?在本文中,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问题来帮助企业做出采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