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IoT背后的故事

日期: 2015-03-26 作者:Dina Gerdeman翻译:曾少宁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除了让冰箱知道什么时候牛奶喝完了,物联网(IoT)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三个IoT网络,以及用它们可以实现的企业服务。

在上世纪80年代,卡内基梅隆大学有一组计算机科学学生将他们公寓的一台可乐售卖机连接上互联网。这台机器可以报告库存量,以及新放置的饮料是否已经冰冻。

这就是所谓物联网(IoT)的开端,传奇仍在继续。

许多围绕IoT技术的公众宣传都集中在消费类应用上,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当牛奶喝完后就会自动下订单购买的电冰箱。这些IoT技术主要是一些具有收发数据连网功能的物件。但是,IoT网络也逐渐成为各种组织的强力支持,其中包括市政、校区和商业环境等。在11月,Gartner预测到2015年会有49亿连网“物体”,其数量比2014年增长30%。Gartner指出,这个数字很可能到2020年达到250亿。

然而,随着企业寻找到更多的IoT应用,他们需要考虑大师设备涌入对环境的影响,如它们所产生流量对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影响。支持IoT网络的基础架构也需要负责处理密度、管理和安全性等需求的变化。

我们将探寻现在正在运行IoT网络的三个组织——拉斯维加斯Sands集团、圣何塞与田纳西啤酒零售商Del Papa,探讨他们部署的网络,了解背后支撑这些网络的技术。

当用户与IoT技术共享WLAN时,弹性至关重要

什么网络最适合用于传输和收集IoT数据?

IoT设备网络帮助削减开支和提高生产力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翻译

曾少宁
曾少宁

TechTarget中国特约技术编辑,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师和网络实验室负责人,曾任职某网络国际厂商,关注数据中心、开发运维、数据库及软件开发技术。有多本关于思科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的译著,如《思科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和《基于IP的能源管理》等。

相关推荐

  • Aruba调查报告:2019年亚太地区物联网采用率或达86%

    Aruba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物联网的调查研究报告《物联网:今天和明天》。据该报告结果显示,到2019年,亚太地区达86%的企业机构都将以某种形式加入物联网部署的行列。

  • 2017年技术变革与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企业向软件定义的网络迈进,充分利用新的IP(New IP)技术来改造其数据中心架构,按需为用户提供弹性基础设施服务。2017年又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 专访Keerti Melkote:Aruba让移动和云不只“看上去很美”

    在APAC Atmosphere 2016大会上,Aruba创始人兼首席CTO Keerti Melkote接受了TechTargt记者的采访,就Aruba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创新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 移动互联:从“人联”到“物联”

    从2G到5G,移动互联网从最初时人与人的随时随地联网,发展到了人机互联乃至物物互联。但无论使用方式如何改变,人们对使用质量的要求都是不变的,那就是能够随时安全、快速、高可用的使用自己需要的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