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的盛行正在催生“无边界企业”现象。特别是软件即服务(SaaS)应用,能让企业内各部门把云当作一台“IT自动售货机”。 业务运营团队、销售、营销、制造、人力资源以及各业务部门能够采购并部署其自身应用,无需IT部门参与。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网络,就企业自身而言,边界正在消失。
对于企业的IT部门而言,这一趋势喜忧参半。此类灵活性是有代价的,并会影响到IT部门必须完成的工作。在无边界企业内,业务部门(非IT部门)购买应用或者将其托管到云,通过第三方的平台架构(此架构既非IT部门所有,也非IT部门管理), 用户可以自由接入,或者使用他们自带的设备接入。但是,IT部门仍需确保业务正常运行及所有这些终端的用户体验,无论用户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使用任一应用,这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无边界企业”中确保终端用户体验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1. IT部门措手不及。以前,新应用的部署均经过精心规划,包括变更管理、用户验收测试以及整个组织内部沟通;现在只有部分部署仍沿用这一方式。在SaaS经济时代,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终端用户绕过了传统IT程序,他们能够自行部署,这使得速度加快,事实证明也提高了业务效率。但是,当发生问题时,即使出现的问题与基础架构并不相关,仍需要IT部门来解决。
2. 责任推诿加剧。发生问题时,各企业通常都会锁定事故责任人。在无边界企业内,由于业务部门在未得到IT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参与挑选与部署应用及服务,事故责任人更加难以确定。这导致解决问题时间延长,且对业务造成更大影响。
3. 增加企业IT复杂性。当前的技术趋势、用户的移动性与使用行为让IT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虽然云技术简化了企业运营,业务部门部署新技术更加简便,但是给整个传送路径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
4. 可视性下降。相对于内部应用而言,IT部门在管理云应用的终端用户体验时,无法再获得同样程度的可视性。应用曾经是在一个运筹帷幄的公司网络内,现在则运行在云中的任意地点。应用的性能依赖于网络的表现,使得IT部门难以收集数据以诊断应用与网络问题。使用第三方网络的移动用户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因为IT部门对其毫无可视性。
5. 许多问题无法通过单一产品而解决。许多问题无法再仅仅通过某种产品而解决。这改变了IT部门的工作方式。相对于仅仅加快发现与解决问题的速度,各企业首先需要减少问题的发生机率。这涉及到需要战略性地挑选工具供应商与服务提供商,设计出采用云应用的流程,提炼主动管理的程序,改变企业架构设计方案,获得新的IT技能组合。
为了让“无边界企业”在2015年变得更加智能,公司必须着眼于评估各地终端用户的真实体验,衡量SaaS提供商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建立使用云技术与应用以及挑选配套工具的标准操作程序,参与生态系统之中并达成IT目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福禄克网络建议采用更加智能的应用感知网络性能管理(AANPM)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应用与网络性能方法论的数据,AANPM有助于企业克服由虚拟化、个人移动设备以及云服务导致的可视性挑战,查明网络路径上任意一点所产生的问题。此外,它还提供应用性能数据,以便于确定用户何时遇到了较久的响应时间以及应用的哪个环节导致了这种延迟。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云中重生:统一网络管理系统
统一网络管理系统一直是IT管理员关注的领域。能够使用一个控制面板实现有线与无线网络的配置、监控和故障修复,这确实很吸引人,但是……
-
可用性追踪是虚拟化网络的关键
网络管理绝不简单,而虚拟化网络则让网络变得更复杂了。在虚拟化出现之前,网络配置相对较为稳定。但是,现在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新建和删除了若干虚拟交换机……
-
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员,需要担起哪些重任?
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依赖于托管服务提供商。除一些常规职责外,网络管理员可能还要帮助企业开发新的网络系统……
-
网络压力持续加大 企业级APM大有可为
作为IT产业的新兴市场,APM增长迅猛,受到了企业和投资人的关注。而在企业级APM领域,目前国内仍是空白,未来这将是一个新的蓝海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