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管理说:全自动就一定是最好的吗?

日期: 2014-07-13 作者:Alexandre Wentzo翻译:张程程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现如今,企业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并且愈加复杂,人们更愿意寻求自动化以期优化信息管理过程。毕竟,有谁不想要一个更为有效且迅速的法子来管控数据的安全、存储、应用性能监控以及IT的经济性?这不用费任何脑筋。 但事实并非如此。 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就是:“任何用于商业的技术都有这么两条准则,其一是基于有效操作的自动化才可提高效率;其二是基于低效操作的自动化只会使效率更低。

” 如果你尚未对你的企业打算实施自动化的流程有十足的把握的话,贸然部署可能带来糟糕的结果。如此,首要之事是要确定何时合适使用自动化以及何种程度的自动化会有意义。 下面列出了五条经验: 1. 为流程建模 使用业务流程管理(B……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现如今,企业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并且愈加复杂,人们更愿意寻求自动化以期优化信息管理过程。毕竟,有谁不想要一个更为有效且迅速的法子来管控数据的安全、存储、应用性能监控以及IT的经济性?这不用费任何脑筋。

但事实并非如此。

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就是:“任何用于商业的技术都有这么两条准则,其一是基于有效操作的自动化才可提高效率;其二是基于低效操作的自动化只会使效率更低。”

如果你尚未对你的企业打算实施自动化的流程有十足的把握的话,贸然部署可能带来糟糕的结果。如此,首要之事是要确定何时合适使用自动化以及何种程度的自动化会有意义。

下面列出了五条经验:

1. 为流程建模

使用业务流程管理(BPM)工具,先为当前流程的可视性、责任性以及适应性建模。既包括系统与应用间的交互也包括人为活动。特别是要找到当前流程中最能为自动化解决的痛点在哪。

2. 明确目标

为了对当前的流程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应该列出要达到的目标并进行排名。优先考虑覆盖业务面最广的以及自动化能带来最大改观的目标。

3. 分配职责

分配职责是很关键的,且不应局限于IT人员。它应该包括业务领导力以及每天与IT系统共事的人员。

4. 抽取流程中的特殊部分实施自动化

立即把一切都进行自动化很可能导向失败。相反,先开展一个6到12个月的计划,从中抽取出特殊的流程。通过该方法,你可以很容易地印证假设、监测结果以及评估进步之处。

5.评估及扩展

每次测试后,将结果与目标进行比对、重新审视责任性并对小有成效的自动化部分进行扩展。

最后,对于自动化来说,跟上潮流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很多客户弃用了一系列大型技术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他们制定特定的自动化工具,导致了技术的堆叠),而转向了基于网络的、基于云的方案(可在系统和应用中扩展)。但并不意味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我们也要考虑移动应用的呼声渐强,它可以保持不间断的沟通协作,这样一来可以实时地对自动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

基本上确立合适的自动化需要牢记这些基本点:一个强有力的计划、实行单独的测试并确保业务中的关键人员有明确的分工。

翻译

张程程
张程程

TechTarget中国编辑。专注报道企业级安全、网络领域的技术更迭和趋势变革,负责安全网站与网络网站的内容规划、组稿、原创和编辑。

相关推荐

  • 迪普科技召开合作伙伴大会,奏响渠道新乐章

    多年的躬身耕耘让这个低调的创新公司已到了可以一展身手的时刻。4月20日,迪普科技在杭州举办“创•享未来 诚•献精彩”合作伙伴大会,与合作伙伴一同探讨在IT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赋能”与合作伙伴合作共赢。

  • 企业如何确定SDN部署是有效果的?

    尽管近年来各个公司都退出了面向不同用例的软件定义网络服务,然而在Nemertes Research的《2016云与数据中心基准》调查中发现,只有9%多一点的组织机构现在在生产环境中部署了SDN……

  • 关于自动化网络监控的真相

    大多数公司实现监控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用错工具或技能。主要问题是想法错了——他们思维定势地认为监控和自动很复杂、很难,认为这些事情一般人是做不好的……

  • 博科下一代路由解决方案:可视性和自动化是关键

    云、物联网及移动连接正以指数级在增长,在此情形下,企业一方面需确保其基础设施能够支撑起未来流量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运营的复杂性持续增加,可视性和自动化对于企业实现业务敏捷则尤为重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