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的合作有望为服务商提供比其他公司更为强大的产品。不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两家公司不得不长期在销售、市场及产品方面进行合作,在科技行业这非常不易。
这笔交易是本周透露出来的,不过仅仅是就两家公司的业务操作进行合作。合作技术涉及路由、数据中心、网络、云、移动性、管理和控制,也包括全球服务。
促成本次合作的主因是电信和互联网间的市场界限较为模糊。这一动向直接致使诺基亚以168亿美元收购法国网络供应商阿尔卡特·朗讯(ALU)。合并后的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有思科、爱立信以及华为公司。
分析师称,通过最大程度的互补,思科和爱立信将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不过与合并公司类似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像所有的合作公司一样,签署协议后还有很多事情有待观察,”IDC分析师Rohit Mehra表示。
事实上,科技领域的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公司在战略和领导人方面不断变化,Enderle Group熟悉分析师Rob Enderle在其最近的一篇博文里表示道。公司间的合作开端往往看起来美好,又因市场的变化而分道扬镳。
过去十年里,例子数不胜数。思科2010年与其系统集成商惠普解除合作因二者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惠普和甲骨文之间也有类似的遭遇。在2011年二者合作伙伴关系刚一结束,甲骨文就停止开发采用惠普安腾芯片的业务应用。
另一则备受瞩目的合作是2007年Sun Microsystem是和微软间的联合开发协议。两年后,甲骨文以70亿美元收购Sun。
思科爱立信互为补充
思科与爱立信互有补充。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市场方面相对薄弱,而这正是强势所在;而反之,思科希望从爱立信跨180个国家的全球业务中获得帮助。
“与很多类似的合作相比本次合作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451 Research LLC分析师Peter Christy说道,“二者重合和相互竞争部分不多。”
思科和爱立信希望在2018年至少增加10亿美元销售额。爱立信去年的年收入为263亿美元,而思科截至7月份的财年的收入为492亿美元。
除了增加收入,合作让思科领先其竞争对手Juniper一步。
思科CEO Chuck Robbins坚信合作会取得成功,因为两家公司间的协同效应。同时,Robbins说道通过长达一年多的谈判二者间已经建立了相当的信任度。
现在看来很可能如此,不过二者合作关系是脆弱的,“高管的变更、收购、产品扩张或者计划外的合作伙伴”都可能摧毁合作关系,Enderle指出。
且等时间来验证二者的合作吧。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浪潮思科强强联手 战略发布会即将在京召开
浪潮思科将于11月15日在京举办“聚浪思享•创新网络”战略发布会。发布会将聚焦新网络时代下的产业技术趋势变革,为参会嘉宾深入解析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
-
思科计划收购Observable Networks,进一步强化云安全
日前思科表示,预计10月底将收购Observable Networks。思科尚未披露交易的财务细节,这一收购将加强思科的云安全。
-
思科收购SDN供应商Viptela,强化其SDN功能
网络巨头思科已宣布收购私有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供应商Viptela,通过云让其产品能够提供更多功能、使用更简单。
-
本周看点:思科动作频繁 收购、合作一样都不少
本周网络看点貌似都与传统网络大厂思科有关,先是其公开宣布计划收购美国私营云安全公司CloudLock;而恰在本周,IBM与思科宣布联手打造下一代“智能协作”解决方案,旨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