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c redundancy checking:循环冗余码校验
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ing)是一个检查在通信线路中传输的数据中错误的方法。发送设备为数据块添加一个16或32位的多项式,它就是传输中附加在块中的循环冗余码校验。接收终端为数据添加同样的多项式,兵将它的结果与发送设备附加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符,就表明数据接收成功,如果不相符,发送端将再次发送数据块。 ITU-TS(电信标准化组织,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有一个16位的标准被用来获得附加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IBM的同步数据链接控制和其它协议使用CRC-16,这是另外一种16位多项式。16位循环冗余码检测所有单个和两位错误,确保能够检测出所有可能错误中的99.998%。此水平被证明在4KB或更小的数据块传输下是非常有效的。更大块的传输,则需要32位CRC。以太网和令牌环局域网都使用32位CRC。 在欧洲,CRC-4是循环冗余码校验的一个多帧系统,它使用在E-1线路的交换机中。 一个不复杂但不是很有效的错误检测方法是检验和,Modem的错误纠正协议使用这些方法。
最近更新时间:2008-06-17 作者:Moshe Peleg, Rod Rawls, and Rick ReidEN
相关推荐
-
Test TZ
test
-
数据驱动企业转型:2017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在苏州召开
2017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于12月1日-2日在苏州召开。英特尔与行业专家和用户代表一道,分享了全球市场数字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和数据革命引领产业变革的洞察,也全方位展示了与企业用户、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成果。
-
“万物智联,边缘智算”:2017边缘计算产业峰会在京召开
由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主办的2017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于2017年11月29日在京正式召开。峰会主要探讨边缘计算前沿技术、展现边缘计算创新应用、聚合边缘计算产业生态、推动边缘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
2017先知创新大会:安全技术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在11月17-18日阿里举办的2017首届先知创新大会上,阿里云安全事业部总经理肖力分享了对安全行业未来趋势的理解和思考。